近日,民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探索建立婚姻领域个人信用制度。这项措施将有望规制婚姻领域的重婚、骗婚等现象,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介绍,全国每年办理结(离)婚姻登记证的数量很大,平均达到1800万对左右。随着人户分离现象的增多,长期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群众需要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这既耗时费力,也很不方便。
为此,民政部从2021年6月1日起在辽宁、山东、广东、重庆、四川等省市部署了内地居民结婚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并到江苏、河南、湖北武汉、陕西西安等地进行了内地居民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2023年5月12日,《关于同意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的批复》正式发布,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地区从原本的5个省市扩大到21个省市。新纳入试点地区婚姻登记机关将统一自2023年6月1日起受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事项。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二级巡视员杨宗涛指出,此次调整也涉及具体法规的修改。按照国务院的批复,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在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婚姻登记条例》相关规定。其一是将内地居民结婚登记的双方不再要求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而是可以到一方当事人的常住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办理;其二是将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双方也可以在常住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办理。
这项改革收到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5月24日,试点地区已经累计办理了125247对“跨省”婚姻登记。王金华表示,“跨省通办”实现了按居住地办理公共服务事项的要求,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文化的推进。为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探索建立婚姻领域个人信用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民政部将持续加强婚姻登记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婚姻权益和利益。民政部也承诺,不实的婚姻行为将被纳入惩戒范围,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